索 引 號: | 012989098/2025-01347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應急管理 | 體裁分類: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建鄴區應急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4-12-16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關于印發《建鄴區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排查;安全風險;重大事故隱患;行業領域;治理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關于印發《建鄴區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園區,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部署要求,區安委會聯合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制定了《建鄴區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南京市建鄴區安全生產委員會 ???? 南京市建鄴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
2024年12月13日???????
建鄴區關于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為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決定從即日起至明年全國“兩會”結束,在全區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結合“2.23”事故調查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抓緊抓實安全防范工作,確保全區城市運行安全持續平穩可控。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任務
1.全面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隱患。各單位要針對歲末年初安全風險特點,深入開展排查整治,按照“過篩子”要求,結合治本攻堅行動的全區37項年度重點任務,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各安全生產專委會及相關牽頭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對危化、煙花爆竹、工貿、建設等21個重點行業領域,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整治。
(1)危化工貿方面,針對季節特點,落實防凍、防凝、防泄漏、防靜電、防中毒窒息等安全措施,嚴格落實檢維修、動火等高危作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強化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督促企業采取防凍防火防爆等措施,防止管道設備設施受凍損壞;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護,杜絕違章作業、盲目施救。(區應急管理局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2)煙花爆竹方面,嚴厲打擊超標存儲違禁產品、無證經營等非法經營行為;嚴格審批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督促燃放作業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作業方案進行燃放。(區公安分局、區應急管理局牽頭,區交警四大隊、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3)建筑施工方面,加強深基坑、高支模、設備安拆等工程安全管理,加大對裝飾裝修工程監管,嚴防觸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坍塌滲漏、有限空間中毒等事故;嚴查工地和集宿區違規使用大功率照明、取暖、電加熱器具,亂拉、亂接用電設施,門窗處設置影響逃生的鐵柵欄等問題。(區建設局牽頭,區水務局、區城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4)交通運輸方面,加強“兩客一危一貨”安全例檢;做好大霧、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的交通運輸調度指揮和安全管理;強化重要節日期間人員密集場所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區交警四大隊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5)消防方面,聚焦大型商業綜合體、公共娛樂、學校、醫院、賓館飯店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社會面小場所,深入排查整治逃生通道設置不合理、違規占用堵塞以及冬春用火用電用氣等安全隱患,持續推進“拆窗破網”行動,拆除影響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的廣告牌、鐵柵欄等障礙物。(區消防救援大隊牽頭,區教育局、區建設局、區城管局、區商務局、區文旅局、區衛健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6)文化旅游方面,加強重大演藝、群眾性活動和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強化小型游樂設施設備安全管理,細化極端天氣下相關設施設備禁行禁用措施。(區文旅局牽頭,區公安分局、區建設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電力、醫療衛生、養老機構、機關事務、宗教、水利水務、園林綠化等其他行業領域主管部門也要舉一反三,細化重點整治內容,落實針對性措施。
2.全面深化“一件事”全鏈條治理。扎實推進電動自行車、化工和危化品、高層建筑消防,以及燃氣、保溫材料、“廠中廠”、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基層消防安全等9個“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在前期治理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力度,瞄準重點環節,解決堵點難點,確保取得實效;對國家、省、市部署的新領域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立即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1)燃氣方面,深入推進“安心用氣”工程,加大燃氣老舊管道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治理燃氣管網“帶病運行”,嚴防第三方施工破壞;緊盯不合格“灶管閥”動態清零,持續開展餐飲企業、養老院、醫院、學校等重點場所檢查;嚴厲打擊“黑氣”,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區建設局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2)電動自行車方面,持續推進充電裝置和防火隔離設施建設,加快非標車輛“以舊換新”、淘汰置換,推進源頭治理;落實國家強制性標準,加強銷售質量監督,嚴厲打擊非法改裝、違規停放充電等行為。(區消委辦、區安委辦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3)“廠中廠”方面,持續采取“安全審計”模式,全面評估治理安全風險,聚焦單幢廠房分割、分層、分生產線出租等重點,消除安全風險,打通“生命通道”,加強應急逃生演練,堅決清退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承租企業。(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4)化工和危化品方面,推進危化品經營使用企業單位專項治理,扎實開展“安全審計”,滾動推進老舊裝置更新,各有關職能部門嚴密管控危化品儲存、經營、運輸、使用、廢棄處置等各環節的風險。(區應急管理局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5)高層建筑消防方面,落實《關于加強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的意見》,強化源頭管控;突出抓好消防水系統無水、電纜井防火封堵不到位、地下電動汽車庫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問題整治。(區建設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6)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方面,加強保溫材料質量監督檢查,大力推廣使用綠色建材,規范市場銷售行為,強化施工圖設計審查把關,嚴格落實保溫材料現場檢測要求。(區建設局牽頭,各相關部門按專項方案要求分工負責)
(7)人員密集場所動火(電氣焊)作業方面,聚焦電氣焊特種作業考證、持證、生產作業、設備管理、登記備案等全過程各環節,組織實施全鏈條治理。加強限額以下“小施工”和電氣焊作業管理,嚴格落實電氣焊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嚴格開展電氣焊作業培訓考試和發證工作,實行“逢查必驗”制度,對無證上崗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倒賣電氣焊作業操作證等行為,進一步提升電氣焊作業人員安全技術水平和初始應急處置能力。(區應急管理局、區建設局、區公安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待省、市方案明確后,按專項方案分工負責)
(8)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強化充電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規劃建設管控和日常維護管理,提高安全監測預警能力。(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待省、市方案明確后,按專項方案分工負責)
(9)基層消防安全方面,加強應急管理-消防一體化工作站建設,把公共安全隱患排查上報作為網格化管理重要內容,通過181平臺社會面小場所治理模塊,推動行業部門和屬地開展檢查巡查、場所開展自查自改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加強賓館酒店疏散逃生通道安全管理,做好住宿人員疏散通道的告知和安全提醒工作。(區消防救援大隊、區應急管理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待省、市方案明確后,按專項方案分工負責)
3.全力做好災害事故防范應對工作。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害性天氣防范應對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寒潮、大風大霧、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加強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和提示警示,強化應急響應、轉移避險等重要措施的跟蹤反饋核實,實施全流程閉環管理。根據災害特點,做好消防、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文化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加強危房、戶外廣告牌、大棚、大跨度廠房(場館)等重點區域巡查檢查,嚴防因積雪、大風等造成建筑倒塌事故。加強元旦、春節前后等重要節點的防范應對,開展交通路況巡查,及時除冰除雪,確保交通運輸安全通暢。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24小時專人值班等制度規定,加強一線值班力量,參照預案落實落細各項應急準備措施。緊盯險情災情,加強突出風險隱患分析研判,嚴格落實信息報告責任分工和時限要求,做好各類險情災情收集、上報,堅決杜絕遲報漏報謊報瞞報。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二、時間安排
分為全面自查、專項檢查、綜合督導檢查、“回頭看”檢查四個階段。
1.全面自查階段。從即日起至2024年12月20日,組織各類企業單位和場所按照通知要求,開展一輪全面自查,督促企業對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開展常態化自查自改,準確辨識、科學評估、主動報告安全風險,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要通過“治本攻堅”信息系統、181平臺企業安全風險報告及小場所風險辨識等信息化平臺開展抽查,強化對重大事故隱患的審核把關、掛牌督辦、閉環整改,抽調專家、組織力量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的指導幫扶,提升排查的專業性。自查工作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
2.檢查抽查階段。從2024年12月20日至春節前,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緊盯事故頻發多發、風險等級較高、容易漏管失控的重點區域、重要環節,組織開展檢查抽查,推動指導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同時,采取綜研聯檢、交叉互查等方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督促企業依法生產經營、依規依章操作,定期公布一批典型執法案例,集中掛牌督辦一批重大隱患。
3.督導檢查階段。區級3個督導組開展四季度“下沉式”專項督導,采用“四
兩直”、明查暗訪、提級督辦、警示曝光等方式,推動各街道和部門強化整改,對重點難點問題盯住不放、一督到底,推動整改閉環。
4.“回頭看”檢查階段。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后,組織區級督導組對各街道和部門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回頭看”,推動各街道和部門從整改“反饋的問題隱患”向“舉一反三提出系統性治理措施”延伸。
三、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嚴格貫徹落實《建鄴區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舉措清單》中明確的7個方面37條具體工作舉措及區領導“雙掛鉤”制度,督促各級盯緊看牢重點行業領域和重大安全風險,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基層一線。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結合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治本攻堅”行動,針對歲末年初安全生產薄弱環節、突出問題、重點風險,著力治標治本,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督促各級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認真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主動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
二是聚焦基層末梢,強化風險動態管控。要充分發揮6個街道應急管理-消防一體化工作站資源力量優勢,結合每季度對小型場所單位全覆蓋巡查以及對重點隱患掛牌整治要求,對照有關判定標準深度排查治理安全隱患,緊盯近年來事故易發多發的動火用電、電焊切割、裝飾裝修、檢修維修、有限空間、吊裝、外包外租、冬季取暖等高風險作業和行為,采取審核報備、線上線下、動態巡檢等有效管控措施,全面堵漏洞、防風險。緊盯電動自行車、燃氣、“三合一”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等高風險場所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充分發揮12345熱線涉及安全風險隱患辨識篩查機制,實施精準推送,掛牌督辦。
三是嚴格工作標準,持續有力跟蹤問效。嚴格落實“過篩子”要求,對問題隱患實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式落實,通過“治本攻堅”信息系統,181平臺安全風險報告、社會面小場所風險辨識等模塊,形成風險隱患底數、整改落實責任“兩個清單”,全面梳理新排查和以往排查中未整改到位的隱患,逐一明確防范化解責任和措施,確保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加強社會面安全宣傳教育,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良好氛圍。
四是加強應急處置,提升防范應對能力。針對災害性天氣,密切關注災情發展態勢,推動指揮、力量和裝備“三靠前”,落實專業指揮和現場管理剛性要求,科學有序組織救災救援。加強值班值守,嚴格執行元旦、春節等重要時段領導干部到崗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事故信息報告制度。健全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和措施,加強前置備勤、救援演練和輿情監測引導,確保遇到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能迅速響應、有效處置,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