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2989098/2024-53455 | 主題分類: | 科技、教育 |
組配分類: | 科技工作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建鄴區科學技術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12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科普繁花盛開 陣地碩果累累 ——建鄴區強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初見成效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科普基地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科普繁花盛開 陣地碩果累累 ——建鄴區強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初見成效
科普基地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固定場所和設施條件,面向社會和公眾開放,能夠承擔科普宣傳、培訓、服務等功能的科普場館、場所,是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對促進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近年來,建鄴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及科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在市科技局、市科協的指導下,專項牽引,多措并舉,大力推動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工作。
一是深挖資源。清晰認識轄區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高端科普資源稀少、基層科普能力薄弱等短板,充分挖掘利用社會科普資源,廣泛發動政府職能部門、國有企業、科技公司、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及行業領域內的學會協會,拓展優化展陳館、實驗室等宣教陣地,開辟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以科普基地聯盟為核心、社區和學校科普陣地為重要支撐的科普矩陣,引導和調動各社會力量提供高質量科普公共服務。截止2024年,全區擁有各級科普教育基地35家。
二是遞進培育。對標國家、省、市、區四級科普教育基地在場館基建、展陳設施、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社會效益等申報與認定方面的要求,結合區內各基地的特點與規模,溝通協調各依托單位,實行分層分級與個性化培育、申報,抬頭看路,苦練內功,達到了良好的科普場館梯隊建設效果,2024年又有7家單位通過市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認定。
三是貼近服務。受各種新媒體、智能終端及科技新勢力加持的影響,傳統科普場館的社會受眾與影響力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建鄴區因時而動,充分發揮科普基地聯盟協作聯動作用,引導各基地緊跟時代前沿,推陳出新科普設施,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做好把觀眾“引進來”的同時,果斷地施行資源“走出去”,走到資源缺乏、受眾需要的地方去,在今年許多社區的“七彩夏日”科普活動中都能見到科普基地的身影,江豚科教中心、省電力體驗館等科普基地已連續幾年因績效突出受到市科技局表彰獎勵。
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發展,建鄴區的科普基地數量、質量已有很大的躍升,各種展教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于樂,游學結合,為建設幸福建鄴作出了貢獻。下一步,建鄴區科技局、科協將因地制宜,繼續發揮科普基地聯盟骨干作用,著力在盤活用活科普資源、做大做強科普品牌、助力教育“雙減”和科普活動送基層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走出一條順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的科普基地建設道路,為助力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