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2989098/2023-16503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統計分析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建鄴區統計局 | 生成日期: | 2023-02-06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建鄴區2022年全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地區生產總值;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居民;房地產業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建鄴區2022年全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承壓奮進穩增長 踔厲奮發譜新篇
——2022年建鄴區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疫情多輪沖擊,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推動穩經濟挑大梁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經濟運行頂住壓力持續恢復,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增長。
一、總體完成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250.5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增速居主城第二。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380.49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870.1億元,增長3.1%。第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30.4%、69.6%,與上年相比,三產比重提高了0.6個百分點。
2.固定資產投資。2022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較三季度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05.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9.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6%。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2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8.46億元,同比增長1.6%,高于全市平均2.4個百分點。其中,限上社零308.21億元,同比增長4.6%,高于全市平均6.8個百分點。全口徑和限上社零增幅均居主城第二。
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16.1元,增長4.3%,主城并列第一,較上年前進一個位次。其中,工資性收入47146.2元,增長4.5%;經營凈收入7554.1元,增長4.1%;財產凈收入7797.2元,增長1.6%;轉移凈收入12318.6元,增長5.5%。
5.“四上”單位新增。2022年,全區新增“四上”單位410家,全市排名第一。從行業看,工業11家、建筑業8家、批零業172家、住餐業73家、房地產業11家、服務業135家。
二、主要行業運行情況
1.工業。2022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6%,工業增加值可比價增幅2.6%,高于全市0.2個百分點。超五成行業實現正增長,全區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涉及煙草制造等17大行業,其中9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52.9%,7個行業超過全區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速,8個行業增速超20%。支柱產業煙草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服裝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5.0%,占全區總量93.2%。
2.建筑業。2022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8%。其中四家特級企業完成產值891.7億元,同比增長3.8%,對行業形成有力支撐。本年新簽合同額871.2億元,同比增長5.7%。
3.金融業。2022年,全區金融企業營收1824.3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證券業營收同比增長-9.5%;保險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8%。金融企業資產規模達44260.6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超千億資產規模企業12家。
4.房地產業。2022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0.0%。其中,期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9.2%,占全部銷售面積的95.1%。從用途看,住宅類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9.4%;辦公樓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8.8%;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40.3%。
5.批零、住餐業。2022年,全區實現限上銷售額2341.5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批發業2079.4億元,增長18.4%;零售業239.5億元,增長5.7%;住宿業9.5億元,增長13.4%;餐飲業13.0億元,增長11.1%。
6.規模以上服務業。2022年,全區參與核算的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858.04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主城排名第一。其中,信息軟件業、科研技術業兩大主導產業實現恢復性增長,分別增長12.4%、4.2%,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接觸性服務業實現穩步增長,商務服務、居民服務、文體娛樂業分別增長26.9%、32.4%、6.8%,均位列主城第一。
總的來看,2022年,全區頂住前所未有的壓力挑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經濟運行持續回穩向好。同時也要看到,全區經濟全面持續發展的基礎仍需加固,實現經濟率先整體好轉仍面臨挑戰。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落實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各項政策措施,著力穩預期、強信心,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鄴新篇章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