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2989098/2022-78292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統計分析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建鄴區統計局 | 生成日期: | 2022-08-08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建鄴區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市場主體;平均增幅;金融業;固定資產投資;GDP比重;電商;銷售額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建鄴區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迎難而上奮楫篤行,經濟運行企穩向好
——全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多點散發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全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大部分指標回落幅度小于全市平均水平,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602.5億元,增長2.5%,快于全市0.8個百分點,主城第二、全市第三。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417.6億元,增長2.5%,占GDP比重69.3%。
2.固定資產投資。上半年,全區固定投資235.8億元,增長-0.5%,較一季度收窄12.5個百分點。
3.社會消費品市場。上半年,全區實現全口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2億元,同比增長-1.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3個百分點,主城第三。
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83元,同比增長4.1%,主城第一。
二、主要行業運行情況
1.工業。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3.7億元,同比增長9.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0%,高于全市6.5個百分點。
2.建筑業。上半年,全區建筑業總產值496.5億元,同比增長11.0%,高于全市3.5個百分點;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完成76.82億元,同比增長-13.2%,增幅較原預計提高近10個百分點。
3.房地產。上半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30.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5.5%,增幅較原預計提高15個百分點,拉低經濟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70.5%。
4.批零住餐業。上半年,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026.1億元,同比增長12.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8.7個百分點,主城第一;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7.0億元,同比增長1.6%;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2億元,同比增長-10.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9.1個百分點,主城第一;餐飲業實現營業額7.7億元,同比增長0.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9.7個百分點,主城第二。
5.金融業。上半年,我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88.1億元,同比增長7.6%,占全市比重達17.2%。金融業拉動經濟增長2.2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1%,占全區GDP比重31.2%。
6.服務業。1-5月,全區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31.41億元,同比增長19.6%,高于全市平均15.1個百分點,增幅全市第1。參與GDP核算6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01.81億元,同比增長21.6%,高于全市平均16.1個百分點,增幅全市第1。分行業看,參與核算的6個行業中,商務服務、科技服務、居民服務、文化娛樂等4個行業增幅均列主城區第1,交通運輸業、信息軟件業增幅分列主城區第2和第3。
三、政策托底顯成效,經濟運行出亮點
上半年,國家出臺了增值稅留抵退稅、小規模納稅人稅費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一攬子政策,我區也出臺了《助企紓困穩定經濟增長“十六條”》等一系列舉措,幫助市場主體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減負賦能。
一是主導產業蓬勃發展。推動“金融強核”工程,不斷完善金融生態、豐富金融業態、打造創投平臺,聚焦產業方向,強化功能保障,努力打造“金融特區”。上半年,金融業總量全市第一,占GDP比重首超30%。
二是消費活動精彩紛呈。為刺激消費復蘇,舉辦“歡迎來鄴”“建鄴消費月”等促銷費活動,6月商業綜合體吸引客流534.73萬人次,實現銷售額7.6億元,環比增長10.48%。舉辦時尚消費直播大賽,實現銷量598.41萬件,銷售額達7.25億元。
三是新增企業拉動有力。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超1.2萬戶,新增億元以上企業56戶,累計新增億元以上企業認繳資金總額主城第一。新增“四上”單位49家,其中批發業11家企業,拉動行業增長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15.7%;餐飲業12家,拉動行業增長11.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161.8%;
四、疫情因素仍存在,風險挑戰需警惕
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受疫情反復及經濟結構化調整,出現階段性下滑,但也顯現出趨勢性、苗頭性風險,需高度關注。
一是房地產市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下行。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45.5%,對我區經濟形成較重拖累,雖集中掛牌上市多個地塊,仍存在存量不優、增量不足的難題。固定資產投資特別建安工程投資已連續6月負增長,全市排名靠后。
二是社零指標由正轉負。接觸性消費受疫情影響出現明顯降溫,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由正轉負”,上半年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主城排位較1-5月下降2個位次。
三是勞動工資波動較大。受權數影響,勞動工資增幅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各行業核算產生影響。上半年,九大參與核算的行業實現“七正兩負”,其中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業、教育業等3個行業實現進位;水利環境業持平;房地產業等5個行業排位倒退。
五、下一步工作建議
總的來看,疫情反復、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等因素持續沖擊經濟恢復進程,下步要牢牢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全年目標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一)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激發發展活力。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就能“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一是要聚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繼續開展企業“大走訪”,全面收集梳理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難題,用好“小莫”助企直通車平臺,組織跨部門跨層次的工作專班,切實幫助市場主體穩定市場訂單、保障產銷對接;二是針對中小型企業出現招工難用工貴、融資難融資貴以及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相關主管部門要多措并舉、靠前服務,積極建立與企業動態溝通機制,精心施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研究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綜合政策體系,在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穩崗擴崗為企業營造更優環境、提供更好服務;三是圍繞“3+3”主導產業發展目標,精準把握“金融+、互聯網+、生態+、文化+”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機遇,加強“四上”企業培育,推動本土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培育壯大經濟新增長點。
(二)想方設法提市場信心,激發消費活力。今年以來,我區出臺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舉措,不斷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成效顯著。一是要持續開展“歡迎來鄴·清涼鄴夏”等促消費活動,提振市場信心、激活消費潛力。借力商業綜合體集聚資源,大力發展首店首發經濟,加快打造高品質首店經濟集聚區,為建設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提供強力支撐和示范引領;二是加快元通商圈提檔升級,暢通交通“大動脈”、打好產業“組合拳”,形成增長“著力點”,發展多元化、體驗式、沉浸式商業模式;三是深挖消費潛力,加快新興消費市場發展,依托直播電商產業園建設,構建集平臺、主播、供應鏈、產業鏈、企業品牌、物流管理、大數據運營、孵化培訓等為一體的直播電商生態圈,為直播電商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不斷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三)全力以赴推項目建設,激發投資活力。上半年,我區24個參與核算的GDP支撐指標中,多項指標領跑全市,在工業、貿易、服務業為全市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建安及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痛點難點。一是加大對投資項目梳理力度,摸清在建項目個數及投資額度,吃透入庫統計政策,對符合納統條件項目盡快申請入庫,盡可能挖掘投資潛力;二是聚焦“兩新一重”、民生補短板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提升重大產業轉化成效。在做好招商引資的同時,重視項目的落地和可持續性,促進未落地項目盡快落地、已落地項目盡快開工、已建成項目盡快達產。三是充分發揮領導包抓和項目建設工作專班的作用,個性化制定任務書、時間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明確責任、強化保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相關問題,確保實現有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