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
          索 引 號:    012989098/2022-22816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
          組配分類:    解讀材料 體裁分類:    其他
          發布機構:    建鄴區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2-03-07
          生效日期:     廢止日期:    
          信息名稱:    政策解讀:關于《建鄴區“十四五”會展業發展規劃》的解讀
          文  號:     關 鍵 詞:    會展;展會;建鄴區;南京;高端;品牌;會展產業;發展;大劇院;智慧
          內容概覽:    
          在線鏈接地址:    
          文件下載:  

          政策解讀:關于《建鄴區“十四五”會展業發展規劃》的解讀

          一、制定依據

          建鄴作為南京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目前,擁有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江蘇大劇院、國際青年文化中心等眾多會展載體,展館面積達16萬平方米。同時,轄區酒店客房1萬余間,擁有1500平方米以上的會議廳、宴會廳10個。

          “十三五”期間,建鄴區會展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性展會規模逐步擴大,國際認證的展會、企業和場館數量占全市80%以上。至2021年,該區已連續十二年榮獲中國會展產業大會組委會頒發的“中國十佳會展名區”稱號,并榮獲“新中國70周年·中國最佳會展產業集聚區”稱號。

          在會展品牌國際化方面,獲得國際認證的展會、企業和場館數量在全省首屈一指。“南京國際度假休閑及房車展覽會”、“中國移動門博覽會”通過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承辦方南京斯圖加特聯合展覽有限公司、南京標雄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正式成為UFI會員單位;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成為UFI國際認證展館之一,也是南京首家獲得認證的展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南京國際青年會議酒店分別成為ICCA認證會員。

          二、發展目標

          2025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會展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創新型、智慧化會展新城和國際會展名區。

          會展設施更加完善,場館綜合利用率達到45%以上。規模質效穩步提升,五年內引進培育10個以上規模較大、知名度廣、有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重點打造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3個、高端國際會議項目2個。專業化、品牌化顯著提升,每年舉辦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會展項目10個以上,將建鄴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會議會獎目的地和休閑節慶首選地。會展主體培育壯大,引進6家以上行業領軍型會展企業。會展業與地方產業融合度顯著提升,打造2-3個全國知名的現代服務業行業知名展會品牌,與2-3個全球論壇或高端會議形成長期戰略合作。數字化應用彰顯特色,推動實體會展構建虛擬展會交易平臺,展會線上線下協同進行,提高會展業服務效率、擴大交易規模。

          三、主要路徑

          1、展信融合(數字化、智能化),以人工智能、5G、LBS、云計算與大數據、物聯網、VR/AR等科技手段提升場館管理和組展、辦展能力,用數字化技術解決交易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雙輪驅動”模式,有效解決會展業面臨的困境,進而促進會展產業的升級和優化。

          2、展業融合(聯動化、專業化),充分發揮會展業1:9的產業拉動效應、資源配置效應和信息傳播效應,實現會展+產業融合發展。以優勢產業為依托,推進會展+金融、會展+科技、會展+文化、會展+體育等產業合作與融合,拓寬會展產業發展領域,實現會展業跨界融合發展。

          3、展旅融合(品牌化、內涵化),會展業是建鄴區提升區域軟實力,“打造國際客廳”的先導產業,被譽為“走向世界的窗口”。 充分挖掘建鄴區的地脈文化,加強建鄴區會展業和旅游業的互補聯動,將區內集聚的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多家國際酒店、商業綜合體等資源與南京眼、南京濱江風光帶、莫愁湖等地標性建筑和自然景區相結合,注重會展活動向旅游業延伸,選擇特色品牌展會打造成為特色旅游產品,并將大型精品旅游節慶活動和大型會展相結合,形成以會展帶動旅游,以旅游促進會展的良性互動模式,打造知名會獎旅游目的地。

          4、展城融合(特色化、場景化),會展業與城市功能相融合、促進城市空間整合,“以展促城,以城興展,展城融合”。會展業與城市特色產業和特色功能片區相結合,與建鄴 “兩個建成”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建設有機融合,強化城市產業發展優勢,形成固定展會,促進各區域板塊的功能發揮與整合,有效詮釋城市個性特色。

          5、展銷融合(市場化、營銷化),要進一步發揮展會的營銷功能,鼓勵企業利用展會平臺向客戶及同行業展示產品及成果,擴大潛在市場規模,提高企業業績和品牌影響力。

          四、重點任務

          1、提升集聚效應,優化空間布局。 “十四五”期間,要充分利用整合區域資源,進一步提升集聚效應,形成“一核集聚、多點布局”的空間格局。一核集聚:以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和奧體中心為主,結合江蘇大劇院、江蘇農業國際科技交流中心、綠博園、紫金文創園,以及金融城、中央商務區等部分具有商務會議空間載體的樓宇,構成建鄴區會展業發展的核心區域。多點布局:依托保利大劇院、江心洲生態旅游示范區、南京世界貿易中心、南京國金中心等多個重點項目的展廳和會議空間載體,并充分利用萬達、金鷹、世貿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開敞空間,結合建鄴區產業優勢,發揮產業互動、差異化整合的會展鏈條效應,繁榮主題特色會展市場,發展特色會議、特色節慶、專業賽事、現代化生活消費品展示等大會展項目,形成融合商旅文化、科技智慧、高端商務、生態環保、高端消費品等多個具有區域特色的會展功能點,促進會展業全產業鏈和全域多點發展。

          2、培育市場主體,推進市場化轉型一是重點發展會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會展經濟生態圈的關鍵節點。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引進大型展覽企業,大力提升龍頭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改進運營模式,拓展業務范圍,加快引進人才,培育支撐項目,實現領先發展、帶動發展。鼓勵本地會展企業與國際展覽集團合作,通過兼并重組、合作辦展,增強市場主體辦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培育一批專業化程度高、活力強的中小會展企業。二是鼓勵企業廣泛拓展會展市場,加強對專業展會主辦企業的政策扶持,進一步提升會展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度,提升會展的市場化運作程度。

          3、打造品牌項目,提升國際化水平一是推進建鄴會展業品牌化發展。結合建鄴區金融+數字經濟(科技服務業)+未來產業發展定位,大力發展以新金融、商務商貿、文化旅游、健康生態、軟件和信息服務等特色產業為支撐的品牌性展會。二是加強與上海國際會展機構、會展協會的交流合作,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聯動機制,與上海會展業實現錯位發展。此外,充分利用南京科教資源豐富的優勢,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園合作,依托建鄴主導產業重點方向,推進國家級標桿性專業社會組織、中央直屬企業、世界500強企業、民營經濟百強企業、高等院校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機構或企業主辦大型會議項目,打造一批具有技術、學術領先優勢和國際知名度的會議和論壇。

          4、促進融合創新,整合會展產業鏈一是融合特色產業,創新會展主題和會展模式。依托建鄴商貿文旅產業和保利大劇院、江蘇大劇院等載體,積極舉辦文化創意、動漫、工藝美術、高端藝術等文化產業展會,依托綠博園、江心洲生態旅游示范區、魚嘴濕地公園、濱江風光帶等生態資源和良好的酒店、會議中心配套設施,舉辦休閑、文旅特色型產業博覽會、大力發展會獎旅游,促進建鄴區成為知名的會獎旅游目的地。依托金融城,舉辦各類金融創新、金融理財主題會展和高端財富論壇,打造高端會展+金融產業集聚區。依托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產業,舉辦智慧型會展,轉變傳統會展模式,創新會展管理和組織、服務的數據化、智能化應用,形成數字化、智慧化的創新型會展業集聚區。二是整合延伸會展產業鏈。以會展業為龍頭,提升裝飾、咨詢、廣告、運輸、酒店、票務等傳統會展服務業態,積極培育和發展會展新業態,形成行業配套、產業聯動、運行高效的會展產業集群。

          5、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智慧發展一是強化智慧會展公共服務。要推進智慧會展與智慧城市建設相對接,促進會展信息與城市交通、氣象、旅游、商務商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加快會展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和信息系統建設。加強會展項目的后續評估和總結,提升建鄴區會展業智慧化水平和服務質量。二是推進虛擬展會與線下展會相結合。提升會展場館智能化服務,對會展產業鏈上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智能化配置,加快會展服務由傳統服務向智能場館運營服務、信息化組展服務以及展會增值信息服務轉變。搭建網上展廳,延伸線下會展,同步網上展會,拓展網上觀展、在線洽談等網絡會展服務。

          6、倡導低碳綠色,促進生態發展一是切實貫徹低碳綠色理念。將綠色和可拆卸的展具、可回收利用和可降解的建筑材料、綠色的涂料、現代電子媒介的宣傳方式、綠色服務等融入到展會項目中,進行綜合性、系統性規劃和組織。加大力度鼓勵與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的展會和會議舉辦。二是促進會展經濟生態圈的構建與協同發展。深化會展生態系統的產業關聯性、系統調節性、對外開放性、參與主體多樣性、動態演化性和技術應用性。優化會展產業鏈,促進產業間融合與互利共生。

          原文鏈接:《建鄴區“十四五”會展業發展規劃》